1)基本資料
(一)廟宇名稱:灣裡同安宮
(二)地址:臺南市南區灣裡路 351 巷 21 號

2)沿革
灣裡林氏 祖籍泉州府同安縣鼎尾鄉十八都積善里鴛湖保,明鄭時(大約西元 1671 年)
來臺開基祖林孝德率二弟東渡人臺(福爾摩沙群島),居灣裡拓墾,
其弟兩人分居半路竹、三甲,今為灣裡最大氏族,有宗廟,稱同安宮,
(在地人稱之姓林王宮)。

開基祖 玄天上帝初期由族內輪流奉祀,民國初年始建茅草屋共同奉祀
(據傳當初廟址原選在溪邊更上坡處,因牛車載磚石經現址,停止不前,
遂更改於現址興建。)

西元1924年(大正十三年)南鯤鯓代天府五府三千歲駐駕,由於神威顯赫,
信眾頍眾,始於西元 1927 年(昭和 2 年)由林姓宗族集議共同出資.向林賊先生
購買土地以利建廟,而林賊先生樂善好施亦捐獻了部份土地,使廟更力廣闊,
此為本宮之初建,西元 1959 年(民國四十八年)第二次重建,西元 1979年
(民國六十八年)拆除舊廟至西元 1984 年(民國七十三年)農曆正月中旬落成,
第三代重建落成。

3)主祀神明
吳府千歲(南巡除妖驅邪,懇留供住草茅,玄天上帝願將大位禮讓)
玄天上帝

4)陪祀神明
天上聖母(係姑婆祖於初建本宮奉祀)
觀音佛祖(民國 44 年由玄天上帝自關仔嶺大仙 寺引薦恭迎奉祀)
盧府千歲(五府三千歲義結金蘭,民國八十三年始經首肯,雕塑金身予以奉祀)
五媽婆祖(民國 60 年由林媽亮先生由新營恭迎奉祀)
註生娘娘、花公花婆、花童

5)廟宇建物特色
現在廟貌:西元 1980 年(民國 69 年)重建,西元 1984 年(民國七十三年)完成。
當時舊廟拆除時,前殿地面湧出泉水,請示玄天上帝、三千歲,結果指示
湧出泉水處是重建前殿正中位置。神威顯赫、神恩廣澤、信徒頗眾。

廟內雕塑作品,前殿之門神像雕塑,前後殿之木構鑿井結網繁複有序,
雙邊牆壁交趾陶藝術。

1. 門神部分:蔡草如大師的畫稿,蘇海萍大師木雕刻而成,潘義明彩繪,
由許漢珍師傅總設計,雕塑栩栩如生。
2.〝藻井結網〞是國寶級許漢珍老師在同安宮的作品,唯一旋轉式藻井,
表現建築藝術之美。
3.雙邊牆壁之交趾陶藝術:由廟方訪談得知乃郭秋福大師之傑作。

7)廟宇人文特色
1.同安宮五媽婆祖陣
婆姐傳說與信仰:
婆姐,又稱婆神、婆宮、宮娥,乃是臨水夫人的部屬。臨水夫人陳靖姑,。
又稱臨水奶、順懿夫人、順天聖母、奶娘或陳太后等,為閩臺一帶居民崇祀,
專掌保育胎兒,護佑婦女兒童的女神。關於陳靖姑的傳說,歷來有多種版本,
且多不勝數。

生兒育女,在漢人觀念裡更是人生大事,以往醫療缺乏,生產21是婦女面臨的
生死難關,不少婦女死於生產,因此廣大婦女殷盼有一位專門救助難產的
神靈降臨,陳靖姑身為巫師,應略通醫術,但卻解救不了自身的疾苦病痛,
乃不免於產難,令她遺憾終生,因此她願死後,救人產難,陳靖姑成為救產之神
的傳說應運而生。在生產之後,撫育幼童又是婦女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在孩
童成長過程中,難免經歷大小病痛、意外等考驗,為保孩童得以抵禦病魔,
意外災害,能夠順利成長,廣大的婦女又將保護嬰幼兒的責任交給臨水夫人。
因此,臨水夫人與其部下三十六婆姐這一系列的女神寄託著廣大婦女抵禦疾病,
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期望,並因而衍生出種種相關的信仰行為。

本宮五媽婆祖陣(十二婆姐)為陣頭守護神,因此每回出陣前必先參拜過
婆祖,再將面具、服裝及道具以淨爐逐一淨過,方可出陣。該團在遶境途中
會為信眾行收驚儀式。十二婆姐陣是一種稀有的宗教性藝陣,尚有保宅安
居和收驚護嬰的示教功能。對於藝陣中的「婆子」的角色,應是陣中增加
演出趣味與生動,藉以傳達長者對幼子關懷的精神,並闡揚陳靖姑與婆姐
的慈愛、護幼的理念。

2. 獅陣
獅陣早期由五府三千歲附駕傳授之陣式,與眾不同。
(一)猛虎翻牆式、(二)蓮花陣式、(三)陣頭變換格式。